慈善服务“深挖需求” 老年活动“为爱停留”——什邡市亭江东路社区开展“亭有益思·幸福江来时”老年公益学堂系列活动
慈善服务“深挖需求” 老年活动“为爱停留”
——什邡市亭江东路社区开展“亭有益思·幸福江来时”老年公益学堂系列活动
近日,什邡市方亭街道亭江东路社区在市民政局和市慈善会的共同指导下,以2024年省级慈善城市试点项目为依托,联合海棠花社工,链接什邡市老年大学热心志愿老师,顺利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亭有益思·幸福江来时”老年公益学堂系列活动。课程涵盖了生活技能、健康保健、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内容精彩绝伦,形式丰富多样,
其中,生活技能课程教授老年人如何使用现代科技产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健康保健课程为老年人提供了关于如何合理运动、科学养生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文化艺术课程则让老年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与生活品质。
该系列课程采用“公益+低偿”“市场+慈善”的服务原则,采取“资源链接+公益助推+志愿服务+专业课程+社群共治”为服务模式,搭建了老年共建共享平台,壮大了社区慈善基金,提升了社区造血能力,增强了社区慈善服务持续性。
据了解,该课程主要以社区为主要阵地,聚焦平台支撑、强化融合和重点服务三个方面,通过公益课堂的形式,充分挖掘“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五社力量,优化场地布局,活化空间环境,简化服务流程,创新“五社联动”实践,精准对接居民多层、多样服务需求,扎实开展专业慈善服务,培育社区多元参与主体,逐步完成老年教育增能赋能。
据统计,该课程累计开展10余期,吸引了100余名居民的热情参与,建立了1个专业师资库,招募了8位专业老师,组建了社区“江管家”公益教师团,为本期学堂提供了价值2000余元的公益教学;总计收入公益学费500余元,将全额注入亭江东路社区慈善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社区党委书记阳俊表示,本次老年学堂公益课成效颇丰,是慈善服务方法的一次有力探索,充分结合了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工专业手法,让老年关爱活动“服务有温度、品牌有热度、文化有高度”,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紧接着社区将持续发力“搭建慈善资源平台、策划精细慈善项目、培育专业慈善队伍、宣传优秀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浓厚氛围”。
(编撰:廖先桂;摄影:廖先桂;供稿部门:德阳开放大学什邡分校;初审:曾令发;二审:冷雪梅;三审: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