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开放大学师生对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反响热烈

2024-09-11 来源: 访问量:
字号: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在德阳开放大学师生中产生热烈反响

 

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德阳开放大学全体教职工热切关注大会召开,并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反响热烈。学校党委书记范斌凌表示,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无比激动,振奋人心,鼓舞我们奋勇前行。德阳开放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在巩固学历教育的同时,发挥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办学优势,积极拓展社区教育,创新开展老年教育和家庭教育,主动融入德阳城乡融合发展,主动参与德阳的社会基层治理。在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全省首个社会工作学院,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为德阳教育强市建设做出开大贡献!

学生处副处长王锋表示,今年的教师节恰逢他从教20周年。回顾20年的教育经历,深切感受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于成渝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教师雷蕾表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第40个教师节的主题,也是对全体教师努力方向的指引。心中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肩负着引领学生的重大责任,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更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023级春季小学教育本科的学生王芳怀着激动的心情说道:“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中,全国有585个单位和1790人受到表彰。他们是教育领域的璀璨明星,用自己的智慧、爱心和奉献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中有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有致力于教育科研的学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为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还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在他们身上,她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她要以这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秋季药学本科的学生刘瀚瑶怀说道,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让人振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能见证中国从教育大国想教育大国的跨越,让人倍感幸运。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她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觉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社区,展现出开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2023级秋季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学生蒋倩茹深情地说道:“2024年全国教师节大会的圆满落幕,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场盛会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它不仅仅是对教师们的表彰与致敬,更是对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的激励与鞭策。教师们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他们的工作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在塑造着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这让她更加珍惜与老师相处的时光,也更加明白了要尊重老师、感恩老师的奉献和教诲。同时,这也坚定了自己要结合本职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

2023级秋季工商企业管理专科的学生毛杨真挚地祝福全体教师第40个教师节快乐!他提到,2024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革,教育大国正阔步迈向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他将更加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也意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他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相信,只要每一位青年学生都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撰稿人:柳丽娟、江勇、王锋、雷蕾;供稿部门:办公室;一审:江勇;二审:冷雪梅;三审: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