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推文

2024-03-01 来源: 访问量:
字号:

高质量亲子关系在“三七定律”里

 

三分道理 七分共情

心理学家John Gottman曾做过一个研究:他发现大部分父母在安慰受到挫折的孩子时,都会这样说:“没关系,遇到挫折爬起来就没事了,我小时候比你坚强多了。”“别担心,我想你是误会他的意思了。”“不要生气,想开点,像我一样多往正面想,事情会变好的。”John Gottman把这类父母的安慰方式称之为情绪消除模式——遇到问题,先讲道理。可结果,却因为忽略了对方的情绪,造成了更大的误解和隔阂。

孩子不是机器,不是光靠几个冷冰冰的指令就能运行和维护。而是需要父母理解他,共情他,爱他所爱,痛他所痛。

当孩子犯错时、遇到困难时,父母少一点诲人不倦的说教,多一些将心比心的共情,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去。

 

三分监督 七分陪伴

心理学家贺岭峰曾在书中提到:“跟孩子相处时,最重要的还是相处过程中的情绪氛围,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是负面的还是愉悦的,是被看见的还是被忽视的.....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和你在一起时的情绪体验是怎样的。”

好的陪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蹲下来,用孩子眼光看待世界。

 

三分爱己 七分付出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想让孩子成长得好,父母就要先做自己,爱自己,活好自己。

真正的教育,不是牺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努力经营好我们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

就像《给情绪多点时间》中说的那样:“我会告诉孩子,因为爱你,所以我要学会爱我自己。等到我拥有了足够的爱,那么,我的爱将与你同在,而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三分建议 七分尊重

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曾在书中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走。”

好的亲子关系,都自带分寸感。三分关爱,适度亲密,七分尊重,彼此独立。

尊重孩子的隐私,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做选择、做决定的机会,减少自以为是的干涉和控制,让爱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滋养孩子。